霜降:秋天最后一个节气,繁露成霜,万物冬藏!
饮水百科 · 2020-10-25
繁露成霜 | 万物冬藏
▼
“霜降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霜降开始,天气渐寒,秋将逝,冬将至。
上一个节气寒露后,太阳在黄道上再运行15度,到达黄经210度时便是霜降,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23到24日。这时天气渐渐变冷,昼夜温差变化大。有俗语曰“霜降杀百草”,意思是霜降过后,植物渐渐失去生机,大地一片萧索,作物、草木开始泛黄、落叶,进入了“千树扫作一番黄”的晚秋。深秋景象明显,冷空气越来越频繁。
▼
在气象学上没有“霜降”的概念,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“晚霜”或“终霜”;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,就是无霜期。“降霜”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这个时间段里。
霜降有三候:“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。”豺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,人们看到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,解释为就像是以兽祭天而报本。大部分植物都会在这时枯黄掉落,而蛰虫在洞中不动不食,进入冬眠状态,就像修行人的沉思或入定。
▼
在农事上,不同地方也各有不同。中国北方地区在秋收扫尾,农谚说,“霜降见霜,米谷满仓”。在南方,则是“三秋”大忙季节:晚稻在收割;种早茬麦,栽早茬油菜;摘棉花,拔除棉秸,耕翻整地。河北有寒露霜降收割大豆的农事传统,山东则是要赶紧收割地瓜、花生。
顺应节气而生产生活,
自然少不了按时节养生。
民间有谚曰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,意思霜降是天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,正是我们补充能量,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。此时地面上的热量已纷纷降到地面以下的土里,西北方居住窑洞的人,窑洞内明显感觉温热,东南方也能感觉到屋内热气更大。
秋季干燥会引起疾病,如鼻腔粘膜干燥出血、口唇干燥、咳嗽、喉痒痛、打喷嚏等症状,平时可以多吃些苹果、梨、柑橘、葡萄、柿子、李子、薏米、红豆、莲子等,饮食多样化,有助于秋季的养生,一定要注意饮食。保证充分的休息。
防秋郁
晚秋时节,凄风惨雨、草枯叶落,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。人脑底部,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,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,它使人意志消沉、抑郁不乐。而入秋之后,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,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。
天冷多饮水
多喝水也可以预防感冒,尤其是流行性感冒,在这个感冒的高发季节,多喝水可以让我们体内的代谢加快,从而迅速的将感冒病毒排除体外,或者阻挡感冒病毒对身体的侵害。
▼
霜降习俗
霜降的习俗,主要也是和秋季有关,比如登高远眺和扫墓祭祖,据《清通礼》中说,“岁寒食及霜降节,拜扫扩荃,届期素服诣墓,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;周服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扫墓”。在我国一些地方,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,在当地人看来,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,还能补筋骨。赏菊花也是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,古有“霜打菊花开”之说,菊被古人视为“候时之草”,成为生命力的象征。
有一些地区有很特别的风俗,比如在广东高明地区,霜降前有“送芋鬼”的习俗,人们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,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,火烧得越旺越好,直至瓦片烧红,再将河内塔推倒,用烧红的瓦片热芋头,在当地称为“打芋煲”,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,这就是“送芋鬼”,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寄托辟凶迎祥的愿望。
节气总让我们感受到时间,进入霜降,繁露成霜,万物冬藏,让我们开始迎接冬天吧。